肝病研究的方向性错误,导致肝病的治疗南辕北辙

发布时间:2023-05-19   来源:互联网    
字号:

 

医者父母心·人间有真情!周心芳这位质朴的中医传承人,用他的智慧与实际行动诠释着作为一个医者的良心;用他精湛的医术发扬着我国传统中医药的光辉;用他乐于助人的品格砥砺着中华儿女不屈不饶·奋勇前行的精神!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时代的今天将会有千千万万个像他这样的民间中医师,不断将我国医疗事业发扬光大,为人类大健康产业做贡献。。

努力助推中医文化特别报道在中医事业发展中,守护人民健康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中医药传承人、杏林白头翁——周心芳。

周心芳老中医自传:

本人出身寒门,位卑职浅,天下为师,知识来源复杂。当过学徒,进过高等学府。当过基层医生,组织和领导过重大科研课题。遍游于山川乡间,出没于街道市井,药农、乡医朋友遍天下,广交名医精英。虽曾接受过国家科研经费支助,但总的还是个人行为。置身于江湖,研究成果却是目前医疗科技的最前沿。

无毒抗癌“八珍神农饮”和“中医药介入生物技术”的实验室数据和临床疗效均居世界领先位置。首个提出取消化疗,替代、减少激素和抗生素的应用。并阐述了以破坏内环境为代价,以化疗为代表的对抗医学的利弊。提出了与肝病等病毒相关的免疫介导性疾病的治疗方向性错误所在。有望全面扭转人们对肿瘤、肝病、免疫及免疫相关性疾病的认识。

吴女士,某单位工程师。平时身体健康,2008年做健康体检时查出丙肝抗体阳性。当时肝功正常、肝脏B超显示轻度肝损伤。回顾在1980年曾因手术输过血。医生建议住院治疗。

住院注射干扰素、口服恩替卡韦等印度进口抗病毒药物。治疗3个月发现肝功能异常,8个月后出现肝硬化症状,并出现严重的糖尿病。在继续抗病毒的基础上每天注射4次胰岛素,早中晚饭前各一次,临睡前注射一次长效胰岛素。治疗11个多月(再注射一次干扰素够一年),出现腹水等肝衰症状。在治疗的过程中,检测病毒指数持续下降。这说明病毒被杀灭了,而肝病发展严重了。和化疗抗癌一样,病好了,人没了。

西医是唯物主义,病因学证明绝大多数肝炎、肝硬化是嗜肝病毒引起、尤其是乙肝居多,于是就研究出了抗病毒药试图杀灭肝炎病毒,认为病毒被杀灭了,肝炎、肝硬化自然就好了,殊不知这只是一向情愿。以至于医生把病毒载量作为最重要的指标看待。许多肝硬化患者叙述治疗经过时说:医生一看病毒载量和肝功能正常就说,你这没事,指标都正常。殊不知有部分肝硬化患者直到肝衰,其病毒载量和肝功都在正常范围内,甚至没有一点自觉症状,有腹水了才被发现。

就按西医的研究思路进行解释,嗜肝病毒并不能直接引起活动性肝炎。以乙肝为例,乙肝小三阳,其活动性肝炎的发病率在5-10%左右。乙肝大三阳,病毒载量都非常高,但引起活动性肝炎的只有30%左右。有些乙肝大三阳患者终身不产生抗体而肝功能、B超检测指标始终正常。这些患者只能算是病毒携带,有传染性,而不是肝炎、肝硬化患者。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应该是肌体免疫功能紊乱,产生的抗体是病态抗体。病态抗体即能杀灭病毒,又能致使肝脏发生超敏反应并逐渐纤维化(纤维化是超敏反应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主要证据就是肝硬化患者绝大部分是乙肝小三阳而不具备传染性。其二,抗病毒药能杀灭病毒而不能阻止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甚至抗病毒药物的肝毒性增加了活动性肝炎的发病率。加速了肝纤维化的发展速度并促使其癌变。

抗病毒的有效证据是病毒载量的下降,而从没有人观察抗病毒治疗对已经形成的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有没有康复功能。其毒副作用有没有促使内环境的持续恶化,促使自身免疫的进一步紊乱。在调查中,有些肝病科医生已经注意到,注射干扰素和抗病毒治疗,有一部分患者形成肝源性糖尿病。

据美国统计,医药科研项目的成功率接近3%,抗病毒治疗肝炎就是典型的科研失败的代表而至今都还不知觉。包括肝病科医生在内,有谁见过抗病毒治愈了肝硬化?找我看肝病的基本都是肝衰或肝硬化癌变的患者,他们都说,到哪医院都说,肝硬化需终身服用抗病毒药。

只有改善内环境,恢复免疫机制才能控制肝硬化的发展。上面提到的吴女士在2012-2014年用中药协定方“神农复肝汤”为主,基本阻止了肝纤维化的持续发展。除B超显示仍有弥漫性肝损伤外,其他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糖尿病也减轻了不少。

2020年又找到了我,病历显示弥漫性肝损伤,門脉高压,腹水,血小板减少,蜘蛛痣,肝功能异常,球白倒置等肝衰症状。我问她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她说,去年复查时又发现乙肝病毒载量高,医生说,必须住院抗病毒治疗。住院几个月就出现了这些症状。还做了脾静脉栓塞术。医院又开了中药配合治疗并说抗病毒药不能停。现在还口服有抗病毒药物。我让她停止抗病毒治疗。仍服用神农复肝汤配合输入中药诱导细胞外泌体3个月。各项指标才恢复到住院前的状态。这二年多来的跟踪,没发现有其他亚健康的出现。

×